台灣二手車論壇 - 二手車資訊網
標題:
谁“杀死”了台灣第一車企?
[打印本頁]
作者:
admin
時間:
2020-12-7 16:10
標題:
谁“杀死”了台灣第一車企?
10月11日,央视消息报导了台灣特務针對故國大陆的窃密粉碎勾当。
自2018年雷霆举措以后,國度平安构造已破获数百起台灣特務窃密案件,这些特務,挂着商人、学者的名头,不法获得谍报,支撑乱港份子,并在國际社會分布谎言,抹黑大陆形象。
丽人计、反间计都用上了,惋惜故國同一是全國大势,特務们还没来得及演出“走為上计”,就被拍死在沙岸上。
隐蔽的战役从未遏制。
對付台灣特務问题,知乎上有个匿名答复是如许的:
这些都是显性的特務。我给大师讲一类隐形的粉碎份子:
某新能源汽車行業公司,混进了一个台灣人,号称是技能大牛,现实上极尽推脱扯皮之能事,搅黄项目,打压人材,惹怒客户,硬生生把某行業前十的公司拖垮到毫无研發能力。这种职员,能以特務定罪吗?
按照这个答复的说法,该台灣人乘虚而入,搅和得春风裕隆及其他三家新能源企業都面對着停業逆境。
關于这小我的真实身份,听说業内助士一看便知,我就不做测度了。
不外可以肯定的是,被这小我霍霍过的春风裕隆,正在面對着退出大陆市场的逆境。
春风裕隆,2010年由台灣第一車企裕隆汽車和大陆知名品牌春风汽車合股建立,主推
纳智捷,定位的大中华自立品牌
,要在德系、日系、美系車以外,做一款华系高端車。
但仅仅履历了短暂的光辉以后,纳智捷销量一起下跌,个体月份,销量乃至是零。
别说高端車,能不克不及活下去,都是问题。
1
在中文互联網世界,纳智捷是一个段子比销量还多的存在。
二手車估客闭幕者、高配疲塌機、車主恶梦、除喇叭不响哪儿都响…特别對付纳智捷的动人油耗,網友群策群力,创作了数不清的段子。
加满油可以绕加油站跑3圈;
不熄火永久加不满油;
纳智捷車主很少接德律风,由于加油站不克不及接德律风;
开纳智捷的时辰不克不及踩油门,不然油箱里會呈现一个旋涡……
其丧尽天良的油耗传说,一度引来了中國石化官方下场讥讽。
纳智捷是若何酿成段子神車的,一切都要从10年前提及。
2010年,裕隆汽車进入大陆,和春风汽車以50:50的股比,建立春风裕隆汽車有限公司,并在次年推出了第一款車型纳智捷大7 SUV,引导代價為18-29 万元摆布。
就是这台車,讓纳智捷“一战成名”。
對平凡家庭来讲,均價20万的車,不算小数量,比拟之下,纳智捷大7的设置装备摆设,堪称是“至心满满”:
車身尺寸,各个方面都要比對标車型大一码,等同價位,更大尺寸,多有排面儿;
座椅可以加热、透风、推拿,坐在車里,按一下按钮就可以调养老腰;
360度全息影象,甚么犄角旮旯都能看到;
后排另有个吸顶显示屏,昂首就可以来到高清电视…
等等,这么多设置装备摆设,為甚么不讲汽車的焦点设置装备摆设?
纳智捷有2.2T的發念头,听起来挺唬人。马力却只有178匹,和福特翼虎1.6T的發念头至關——近两吨重的車,加之一个光吃不干的大排量發念头,油耗不高,你骗鬼都不信。
更奇葩的是纳智捷的底盘吊挂,从10万-40万的所有車型,一概采纳
板車吊挂
——不晓得板車吊挂是啥?想象一下你坐在疲塌機上,腰随着标的目的盘歪来扭去——这下你终究晓得為啥纳智捷要有电动推拿的座椅了吧?
也就是说,
纳智捷的性價比,不在焦点技能,只在概况工夫。
自媒体
@二手車@常%6162d%识大课%62xFe%堂@
有一期對纳智捷的测评,看起来巨大的車身内缝粗拙,布满了便宜的塑料感,测评途中車门打不开,后备箱關不上都是根本操作,更惊為天人的是阿谁后排的吸顶显示屏——
高配版才是吸顶电视,平凡大7的这个位置,放了一个原厂的吸顶纸巾盒。。。
你能想象,一个从業数年,见过宾利、劳斯莱斯等一众豪車的人,抬手从崇高的車里抽出一张纸巾的画面吗?
这个设计的奇妙可能就是車主坐在纳智捷里,一边痛哭一边反思,我為甚么要買纳智捷???
對了,纳智捷的备胎也不走平常路——要不是翻車,你永久也不晓得本身的車竟然另有备胎。
“
花狸狐哨的设置装备摆设,對应着八门五花的妨碍
”,再加之动人的油耗,有人讥讽,纳智捷就是一百万的造型、八十万的油耗、五十万的设置装备摆设、二十万的代價、十万的驾驶体验、二十年前技能水准。
即便糟如纳智捷,在刚进入内地的时辰,也是一只香饽饽。
当时的中國汽車市场,既有走高端線路的合股車,也有走亲民線路的自立品牌,春风裕隆的呈现,正好弥补了这中心的空缺地带。
纳智捷给本身定位“高端华系汽車”,推出了市道市情上正火热的SUV車型。
你想一想,以中不溜的代價買到合股品牌的SUV,不買都感觉本身亏了。
2012 年,大7 SUV贩賣3.11万辆,高销量,高溢價,讓春风裕隆在建立的第二年就起头红利,到2015年,纳智捷销量冲破6万辆,赚得盆满钵满。
问题在于,車子的错误谬误摆在那边,销量越高,表露出来的问题也越多。
跟着油耗、异响等问题的不竭堆集,回过甚来的纳智捷車主终究大白,本来运气的所有奉送,早在黑暗标好了代價。
車质網有關纳智捷的投诉,都是诸如發念头熄火、車身异响、油表不许等奇葩问题
段子神車呈现了。
有人现身说法,暗示
开纳智捷只有两天高兴,買車的那天和賣車的那天。
也有車主无奈地暗示,纳智捷仍是有一个益处的——
能大幅提高你對下一辆車的爱好水平。
2
从2016年起,纳智捷的销量起头下跌,从此一發不成整理,2019年只賣了1950辆,到2020年,前五个月累计賣出去43辆,此中个体月份,销量為零。
到6月,有媒体传出动静,纳智捷要退出大陆市场了。
裕隆,作為台灣汽車工業發蒙者,进入大陆以后,居然交不出一份合格的答卷。
水土不平吗?
有台灣专家暗示,纳智捷销量欠好,是由于大陆人太穷了,買不起。
本大陆人就着榨菜吃着茶叶蛋望着大街上的五菱宏光心想,你怎样不去当冤大头啊。
我可以理解台灣专家的心境,究竟结果,曾的裕隆汽車,确切代表了台灣省最优异的汽車工業程度。
1953年,上海企業家严庆龄在台灣建立“裕隆呆板制造股分有限公司”,立志“為中國人装上轮子”。
严庆龄和夫人吴舜文
那一年,一汽方才建立,二汽也起头筹办,大师伙还在摸着石头过河,第一辆解放牌CA-10载重汽車要到3年后才能造出来,“三大三小”的汽車成长款式,还要再过30年才能定下来。
反观裕隆,因為那时台灣和美國还在暗昧,裕隆先是和美國威利斯搞互助,3年后就造出了台灣第一台吉普車;
1957年,台日瓜葛紧密亲密,还在盘跚学步的裕隆又和日產签定了技能互助合约,照搬日產車型,賣得风生水起;
1986年,裕隆自立设计的飞羚101,3年賣出近两万台,其奢华版设置装备摆设的中控门锁、定速巡航、HUD昂首显示等功效,放到阿谁时辰,就是神一般的存在。
固然,今天的纳智捷也是这等设置装备摆设(手动风趣)。
进入80年月,台灣作為亚洲四小龙之一,經济敏捷成长,本土汽車市场升温,那时仅2300万生齿的台灣岛上,就呈现了13家汽車厂,老年老裕隆光是靠着给日產、雷诺、通用做代办署理、贴牌就过得有板有眼。
但话说回来,
台灣2300万生齿的市场很快饱和,开辟台灣之外的其他市场,成為了裕隆的独一选择。
此时,内地的汽車财產方才步入正轨,外资进入中國,上海公共、广州美丽、长安铃木、上汽通用等合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。
中國的汽車工業,进入了成长速率最快的10年。
从2000年起头,中國汽車產销量年均增加率均跨越24%,即便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下,仍然连结着正向增加。
2001年年末,裕隆和春风合股一家汽車贩賣公司,2010年,两边再联手,建立春风裕隆汽車有限公司,主推纳智捷,是海峡两岸首个以大中华自立品牌定位的汽車。
纳智捷刚好遇上了中國汽車行業的黄金期间,但那只是黄金期间的尾巴。
从2011年起头,中國蛮横發展的汽車行業放缓脚步,到2018年,持续增加了28年的車市神话,迎来了负增加。
再放眼全部汽車圈,新能源狂飙突进,特斯拉攻城略地,國產自立品牌吉祥、比亚迪步步為营,造車新权势异军崛起,汽車行業履历一轮大洗牌,潮流退去,毫无技能亮点的纳智捷面對着停產、退市,毫无抵挡之力。
你能想象,如今的纳智捷,焦点三大件四缸發念头技能、主动变速箱技能和底盘技能,都是80年月日產玩剩下的,而日產出了名的省油,纳智捷却一点也没学到。
换句话说,
纳智捷的技能,最少后进了20年。
直到今天,國六都上台了,纳智捷最新的車型URX,仍然是國五排量。
纳智捷的败落,和“大陆人”的穷,没半毛钱瓜葛。
巅峰时代,纳智捷在大陆一年的销量,差未几至關于台灣賣得最佳的4年的总和。
注: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9月,故2017年以后大陆销量略有误差
你乃至可以认為,要不是进入大陆,纳智捷早就凉透了。
3
汽車,是工業產物设计的集大成者。
一辆汽車,由一万多个零部件构成,触及機器、电子、化工、钢铁、玻璃、橡胶等范畴,上下流的相干财產,高达100多个。
这就请求汽車财產的成长,必要一个有力的资金支持,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,才能在不竭的竞争和试错中,保存下来,并成长强大。
而生于台灣的裕隆,其实不具有如许的前提。
在《汽車人》杂志的一篇特约稿中,作者写到:
裕隆的退出表现了台灣汽車企業的配合弱点:
其一,缺少足够大的市场作為后援。台灣是典范的“浅碟經济”,戋戋万万人的市场范围,难以支持范围經济特色凸起的汽車企業的成长强大。台灣轿車成长起步比大陆早,但至今產量最大时也就是40多万辆,而大陆汽車產量已雄踞世界第一多年,仅奇瑞一家的產量已高于台灣岛内的汽車產量。
其二,
缺少完备的、壮大的科技研發系统及财產支持系统,在焦点技能上仍依靠外部,在新能源、智能驾驶等方面后进较大
。
即使有了外部支撑,但研發投入庞大,缺少足够消化科研投入本钱的不乱市场。与之相對于应的是,中邦本土汽車企業固然在轿車上研倡议步晚,但依靠庞大的市场支撑,依靠于對海内市场的深刻领會,仍可以与跨國公司一较高低。
那末台灣汽車怎样办?
文章也给出了谜底——市场与技能,是台灣汽車企業的软肋与宿命,从中也能够看到汗青与实际的走向。
台灣的工業、台灣的經济只有融入中國大陆,才有前途。
实在,纳智捷的成长,就是台灣工業的缩影,也是台灣經济的写照。
纳智捷离不开大陆,就像台灣經济离不开故國同样。
有台媒报导,台灣必需面临一个原形,无论你喜好与否,台灣經济若是还想發展成长,就离不开中國大陆。
在全世界化期间,同根本家的大陆,是台灣經济成长最佳的凭借。
曩昔4年,台灣對大陆的商業顺差占台灣每一年GDP15%以上,有学者预估,受疫情影响,本年台灣對大陆的商業顺差,可能不會低于20%。
7M籃球比分
,
比拟于实际的数据统计,台商台企直接选择“用脚投票”。
本年1-8月,台灣企業赴大陆投资金额增加了38.6亿美元,同比增加增加率高达49.5%,台灣對大陆、香港的出口占整体出口發展来到43.2%,创汗青新高,愈来愈多的台资正在加快拥抱大陆这个巨大的市场。
對此,台灣学者庞开國做过一个形象的比方,“台灣与大陆的瓜葛很是紧密亲密,就像是鱼和水的瓜葛,台灣是鱼,大陆是水,鱼儿是离不开水的。”
但近来,跟着美國大选邻近,“台独”割裂权势又起头跳出来,与境外反华权势勾搭,主意台灣和大陆脱钩,台政府接连出台划定封杀大陆流媒体,还盯上了爱奇艺与“淘宝台灣”,經由过程站队,来换取西方的政治保护。
台灣網友的评论
如许的举动,出賣了國度主权和台灣人民的长处,紧张风险两岸和安然平静台海场面地步不乱。
10月15日,人民日报刊文《
站在汗青准确的一边——告台灣情治部分书
》,此中写道:
咱们警告台灣情治部分中抱守“台独”态度的固执份子,自取灭亡只有绝路一条,改邪归正才是人世正道。
對冥顽不化、死不改过、继续从事“台独”割裂勾当,风险故國國度平安和长处的死硬份子,我國度平安构造會果断应用反割裂國度法、反特務法等法令兵器,紧盯不放、穷追務获、一追到底。青山遮不住,究竟结果东流去。但愿这些固执份子及早认清情势,早早收手,悬崖勒马,莫要眷恋穷城,盘桓邪路,自寻死路。勿谓言之不预也。
勿谓言之不预也,别怪我事前没奉告你。
世界上,只有一其中國。
勿谓言之不预也
点击开展全文
歡迎光臨 台灣二手車論壇 - 二手車資訊網 (http://twaacc.com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3